象棋爱好者 讲解人的故事

一个多月前,郭笑的独角戏《象棋的故事》终于在鼓楼西剧场八周年首次推出的“独角show”演出季与观众见面。

一盏灯,一架钢琴,一把白色椅子,一段《小步舞曲》,将时间拉回到1942年,回到大师茨威格“出于自愿和理智的思考”,与妻子共同离世的夜晚。

一人,说书,贯口,表演,自由纵横在舞台之上,穿梭往来于大师绝笔之下的世界和现实之间,演绎64格方寸之地上的刀光剑影,展露棋盘之外的智慧博弈与人性。

90分钟终了,B博士离去,琴多维奇下场,整个世界消散褪尽,只剩郭笑一人。

象棋爱好者 讲解人的故事(1)

此刻,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喝水。

对于本剧的导演兼编剧兼演员郭笑来说,他已为这戏筹备十年有余。散场前,他说:“我自己觉得特别满足,特别幸福。作为编剧,我向大师致敬了;作为导演,跟头把式地把戏立起来了;作为一个演员,我不但完成了‘导演’的任务,还超常发挥了很多。”

象棋爱好者 讲解人的故事(2)
象棋爱好者 讲解人的故事(3)
剧照|鼓楼西剧场 海淀阑尾摄 其他|受访者供图

1.“表演表达的元素:单纯、质朴、充满激情”

在戏剧圈有“匠人”称号的郭笑是低调的。

百度百科上简要收录了他的个人经历和在全军文艺会演、CCTV全国首届朗诵大赛上获得的各类奖项,除了频频出现在电影、电视剧、话剧等作品的演职人员名单之上,角色之下的他多少显得有些神秘。他也享受这种状态,“好的演员就是应该在戏散了之后‘隐去’的。”

小时候的郭笑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走上演艺道路。

郭笑1976年出生于北京,父母都在铁道兵文工团,父亲在乐队吹笛子,母亲是演员,唱歌、跳舞样样精通。作为独生子,相比于同院孩子们有兄弟姐妹陪伴、外出玩耍的日常,郭笑更喜欢自己待在家里。那时,收音机里的世界吸引着他,评书、相声充实着他的生活。

他第一次展露出一点文艺天赋的苗头,是在四年级的一次合唱。在表演《闪闪的红星》时,配合着旋律,舞台上的他突然比划了一个抬臂向前的动作。因为在彩排时他从未如此表现过,下场后同学们议论纷纷,老师们也都询问郭笑动作是谁教给他的。但实际上并没人教,他只是突然觉得“这里好像应该有个动作”,就演了出来。事后,老师们的默许和同学们的关注给了当时的他一定的自信。

令幼时的郭笑印象最深的,是无意间听到的母亲的一次朗诵,读的是郭笑父亲写的一篇散文,具体的内容他已记不清楚,但时至今日,那画面仍历历在目。他将那种被击中的感觉描述为,“大概就像有的指挥家小时候听到邻居家的钢琴声”。然而,除了美妙的体验之外,更深的困惑在郭笑心里埋下:妈妈在干什么?她像是在说话,又不像是平时的状态,这是怎么回事,人还可以这样吗?

重新回想起那天,郭笑感慨,“我现在觉得朗诵是最难的。所有表演表达的元素都在里面:单纯、质朴、充满激情。单纯是很难的,质朴也是。”

再后来,郭笑听从父亲建议,报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刚结束中考的他重新经历了两轮备考“突击特训”:母亲教授的无实物表演,和母亲认识的一位老演员帮忙讲的一下午表演技巧课。

母亲的传授在郭笑心里种下了表演的种子,在他脑海里模模糊糊地建立起一些基本的概念:一个花生米多大;表现一个鸡腿是怎样的软硬质感;体会酒杯的容量大小、盛装的酒有几分满等等。而做过电影主角的老演员的讲授却让郭笑有些困惑,尤其是在试图让他理解、学会“情绪记忆”的时候,郭笑想:把情绪装在心里,到需要的时候一下子就哭出来,这怎么可能呢?

那一下午的“课程”听得他云里雾里,老演员强调着“表演深不可测,像大海”,但最后郭笑只剩下一个念头——表演深不可测,太难了。

考试当天的具体表现郭笑已经没有印象,听母亲讲,考生们一个接一个进场,家长们在外等待,考场并不隔音。他正处在变声期,哑着嗓子、“不堪入耳”的朗诵传到外面,引起家长们交头接耳,有人随口问了他母亲,“这谁家孩子啊?”“哦,不认识。”母亲淡定地回答。

对于当年能够被录取,郭笑归功于“自己什么都不会”——一张白纸,还可以塑造。即便表演像大海,深不可测,他仍可以安心只做自己这一条小船。

2.“那课我听不懂,但是它美”

15岁,郭笑考入总政话剧团。全班30多人,11个男生,他只比班里最小的女孩大2个月,年纪最大的战友也刚20出头,人人都很活泼,朝气蓬勃。全班被随机分成3组,由不同的老师带着上课。

第一堂表演课,被郭笑称为“就是睡觉”。老师让他们平躺在有地毯的地上,逐步放松身体,从头皮、眉毛直至脚趾,想象自己变成一片树叶、一粒种子、一朵蒲公英,飞过天安门,到了秦岭过了黄河……“当时小,没有杂念,老师说放松就放松了,能不睡着吗?舒舒服服睡了半小时之后起来,还跟同学一起‘耶’一下,表演课太好了!”

玩笑过后,郭笑牢牢记住了表演课上的感觉:身体要放松,但思维还在,头脑要始终冷静清楚——这是在舞台上时时刻刻需要的状态。“声台形表”课程都引起了他的兴趣,内向腼腆的他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打开”了自己。

当时总政话剧团名师如云,常能请动各样优质演员来授课,郭笑自觉只有在部队才能有这样“见世面”的机会。团里的老先生们说的话极有分量,学员们都会按部就班地练习,虽然采取的教学方式很传统,但都十分奏效,有助于夯实基本功。不时去连队锻炼半年,进一步磨炼了他的意志,他随连队在隆化、唐山、宣化都驻扎过。

上课、演出、下连队,年轻的战友们共度的日子过得飞快。一天天过去,郭笑逐步成长蜕变为一名优秀的文艺战士。

1997年,郭笑和其他3位战友一起被选中继续读书深造。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郭笑彻底爱上了阅读。在他眼中,读书太有意思了,任何事情都没法与之相比,他在阅读中领略了戏剧的浩如烟海,契科夫的现实主义传统,莎士比亚的伟大,斯特林堡的表现主义,都使他着迷。

老师们的授课内容和鲜明的个人风格也让郭笑大开眼界:负责中国古代戏曲课的老师是孔子后人,最重视课堂纪律,只要上课有人迟到老师便会面沉似水,要全班一起静坐5分钟后再重新开讲;讲现代文学课的老师会在课上掏出烟,问大家要不要“来一根”;中国现代小说课的王晚萍老师第一堂课先在黑板上写下了“我是王晚萍”,而后讲起王朔的作品,令人如痴如醉……那时候郭笑常感慨:呦,当老师还能这样?

这样的校园氛围让郭笑获得了更多的释放,那是他最自由、最快乐的两年。他开始留起长发,“我当时就觉得,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地方,竟然没人管。”

不久后,剧团安排他去北京大学进修,在那里他接受了美学的洗礼。遇到的一位老师是大师宗白华的弟子,课上讲的中西方美学理论和诗歌让郭笑回味无穷。“一个士兵问另一个士兵打仗的原因,另一个士兵回答,听说是为了个叫‘海伦’的美女。他们相约要一窥海伦真容。结果攻至城下,海伦真的在城墙上俯身看了一眼。士兵对身旁的另一个士兵说,‘我终于知道我们打仗的理由了’。戛然而止,唉,你就品吧,没个头。”

郭笑还迷上了自己听不懂的宋元花鸟画课程。他对一幅幅画面始终没有感觉,只能在老师的讲解下稍在哲学层面认知到各样作品中的妙处。可他觉得那门课程“美”,所有的理论都是诗句,让人说不清具体的感受,却能真实地体验到美的意境。

提及艺术、文学作品,“我哪懂啊”四个字是郭笑的口头禅。他不以“懂”夸口,却常说起某些师长、朋友在这方面颇有造诣,对方教给自己很多,很受益。一边不断输入学习,一边在舞台上尽情输出释放,阅读滋养了郭笑的演技,也打开了他的世界。他在感性地观察着、体验着,也在理性地琢磨着、推敲着。

象棋爱好者 讲解人的故事(4)

3.“我要从一个表演者,向一个表达者迈进”

刚进入中戏时,郭笑听老师说:“文学著作,一辈子都读不完的,既然这样,别人读100本,你读10本,要读得精;别人读10本,你就读1本,读得跟印在脑子里似的;别人读得跟印在脑子里一样,你就读到让它化到你血液里。”这话,他听认真了。

30岁那年,郭笑在整理父亲的书时翻到了一本1980年出版的《斯蒂芬·茨威格小说四篇》,最后一篇《象棋的故事》读罢,他开始下中国象棋,四处讨教,独自钻研。对这篇大师绝笔之作,他有说不出的喜欢,想基于原作改编戏剧,但一时创作受阻,便搁置了下来,直到2012年他出演《灵魂厨房》。

期间6年,郭笑的付出和积淀迎来了“大丰收”,电视剧、电影、话剧、春晚的台前幕后他一一走过,留下好评,不改低调。那时候的他随着角色变化,演什么像什么,能塑造出各种样子,他自觉当时“什么都能灌进来‘我’,但都少了一点‘我’”。

在饰演《灵魂厨房》中的方远方时,郭笑强烈地感受到了角色和自己当时所处状态之间的某种相近性。一位中戏老师看过戏后评价郭笑说:“他是一个好演员,但我还是不相信他是一个作家。”这更让郭笑坚信,演员绝不能是一具行尸走肉,从那时起,他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我不能是一个表演者,我要从一个表演者向一个表达者迈进。此时,《象棋的故事》再次击中了郭笑,如块垒在胸,他又开始慢慢构思戏剧的改编方式。

动笔写《象棋的故事》剧本的郭笑时常陷入瓶颈。究竟要在戏中呈现几个人物,每个人的台词怎么设置,如何调度,一度让他纠结万分。2018年,郭笑偶然间看了一场独角音乐剧。表演者是位年轻演员,但一个人撑起了整场表演。独角戏的形式一下深深吸引了郭笑。那我干了这么多年,是不也能给自己一个机会?独角戏,对,一个人在舞台上“华山论剑”!几个念头转过,之前一直困扰郭笑的剧本创作问题顷刻全部迎刃而解。

而后的创作过程被郭笑戏称为“螺旋式一锅粥”。有时他专注琢磨剧本,却好几天写不出几个字,但灵感却经常在不经意的时刻降临。具体各处的处理方式和表演形式,贯口、配乐、说书段落等他逐个尝试,戏中每处都是经过残酷的实验和淘汰后“存活”下来的。郭笑并不着急,为这场戏他已经等了太久了,他想要的是确保每一处细节都完美,真正隆重地把故事讲了,向大师致敬。

因为只对中国象棋抱有亲近感,郭笑明确了在戏中使用中国象棋。为了选出“观众友好程度”和难度系数兼顾的棋局,他拜访了谢思明等一众象棋大师,最终选择了1985年李来群与徐天红两位大师的巅峰对局。原本他打算在戏中或是结尾散场时加入讲棋的内容,但考虑到观众的观感,他犹豫着放弃了。有多大能力,干多大事。郭笑想,自己毕竟不是象棋高手,就算背下来那些讲法,说出来,那也不是他自己的东西,更不是他想呈现给观众的。最终,郭笑决定放过自己。

但在找戏中B博士被单独囚禁的状态时,郭笑却没法放过自己。那是一个在精神上饱受折磨、被监禁后患上“象棋狂热”的痴人、疯子、精神分裂者,该如何去进入角色的内心和他共情呢?

起初在想要创作剧本时,郭笑就想过让朋友们帮忙,先告诉自己一个需要保守的机密,再把他关到香山的一个很远的饭店里,跟服务员协商好,每天在门口按时放饭就行,3天里没有电视、电脑、手机,关着他就行。最好朋友能配合,跟他对抗一下,让郭笑能真实地模拟和感受一下戏中B博士的处境。可惜,赶上朋友们都忙碌,这个计划没有得以顺利实施。

无奈,进入角色只得再次依靠想象。“演员嘛,就是要展开想象的翅膀,不然怎么办呢?”

服装和舞台道具的选取上也颇费周折。起初,郭笑打算直接放上条案、醒木,穿着长衫上台。但考虑到长衫会限制后面戏中的肢体动作表达,便改换了一身轻便的装束。顾忌到是国外原作改编的戏剧,便也撤换了条案,改放钢琴。但原本的大三角钢琴占据了太多的舞台空间,造型也过于现代,鼓楼西剧场的负责人、本戏的出品人李羊朵女士便建议更换为一架古钢琴。重新在古钢琴店里挑选,演出时最终使用的那架钢琴一放上舞台,郭笑便觉得“都对了”。

古钢琴最适合演奏巴赫,但难度系数较高,时间紧任务重,郭笑最终还是采用了《小步舞曲》,其中g小调和G大调相连,刚好贯穿全戏,以小调开头、大调结尾。戏中的《西游记》、87版《红楼梦》主题曲则是郭笑创作时不折不扣的“私货”,他想把心中的经典和想要致敬的都通通融在戏里。

对于自己在台上的画面,郭笑只能靠自己对舞台一贯的经验去控制全场,集“编导演”于一身,他分身乏术,无法坐在台下精准捕捉“演员”郭笑的问题。坐在观众席,“导演”郭笑尝试着预想自己在观众视角下的表演状态,不断试探改换位置、演法。

即便“编导演”于一身互相制约、影响,像是在跟自己打架,郭笑也希望,这部戏,是纯粹的、完全的他作为“表达者”的呈现。

补记

“我还陷在这个戏的‘氤氲’里”

首场演出之前,郭笑仍有些紧张。

后台的休息间里,朋友们送来的礼物、花束、酒堆在化妆镜前,酒盒的上方郑重地放着夫人李峥给郭笑带的一只毛绒小熊——作为他演独角戏时的陪伴。屋里只挂着一身黑色衣裤,理理头发,郭笑上台。

台上的他是松弛的、轻巧的,但是精神是高度集中的、紧绷的、时刻清醒的,在戏中的角色间不停变换。大幕落下,身体是疲惫的,汗浸透黑色的衣衫,掏出手帕擦脸,喝水……郭笑终于可以缓一口气。演员在台上要像个精灵,但现实中更像是个体力劳动者。

8场演出结束后,熟悉的朋友都跟郭笑说:“这十多年了,你终于演了。”一个来看戏的初中同学感慨,“在台上都认不出你了。”郭笑多年的好友任彤先生看后,跟他说:“你怎么跟赵子龙似的。”

但对于剧中大量的本土化改编和说书式的呈现、融合的戏曲表现形式等,观众的反应褒贬不一,有人称奇叫绝,也有人表示很难接受这种戏剧形式,质疑改编“不伦不类”。但更多的评论是对剧中倒背《木兰诗》的惊叹,和对演员的技术与付出的敬佩。

对于这一轮的演出,郭笑自觉没有遗憾了,他纯粹完全地把自己交托给了舞台和观众,过瘾了,也释放了。他给出的,就是他自己的一切。但他琢磨着,后续戏的第一幕还可以再精简10分钟左右,进入的节奏更快一点,也能让自己的“演员”为后面的戏多保存点体力。

回想起上台前的紧张,郭笑说,“初做演员时的紧张是因为被很多人注视着,怕自己呈现不好。后来的紧张变了,现在是怕自己不能十全十美地呈现。很多时候人家来看你演,就是看你是怎么个‘好’法,这就更担心自己不能表现好。”但在台上,他是彻底“撒”开了的,没有保留,没有遗憾。他现在最期待有机会去大学里巡演,听听年轻观众们的声音,期待着演出中那些出乎意料的共鸣和各种不同的反馈。

郭笑说,他自己还陷在整个戏的“氤氲”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从《象棋的故事》里拔出来。

【温馨提示】如果文章内容有帮助到您,别忘动动小手指分享给好友哦!

相关文章

  • 象棋美女唐丹和谁结婚了(唐丹这位象棋美女与谁共筑棋盘人生)

    象棋美女唐丹和谁结婚了(唐丹这位象棋美女与谁共筑棋盘人生)

    大家知道象棋界唯一的特级大师夫妻是谁吗?很多人可能第一想到的是吕钦、许银川等大佬。实际是另一对来自广东的情侣,他们就是许国义、陈丽淳。本篇的主人公女子棋后陈丽淳,一直有唐丹克星之称。在陈丽淳还没有夺得全国冠军之前,对上唐丹就特别来劲,86年出生的她,多次在唐丹的手下,拿下各种胜利。印象最深的有一次,陈丽淳马炮卒竟然击败了唐丹的马炮双兵,也是厉害了。

    销魂飞刀 2023-11-17 阅读 10519
  • 老梁说象棋名家各自特点(老梁揭秘,象棋名家们独特的棋艺风格,你了解多少)

    老梁说象棋名家各自特点(老梁揭秘,象棋名家们独特的棋艺风格,你了解多少)

    洪智胡荣华蒋川刘锦祺(左)霍文会(右)这位就是柳大华 当年的象棋五冠军广东名将吕钦孙勇证陶汉明等级分第一的王天一谢靖徐天红许银川特大张强特大张强许银川赵鑫鑫特大郑惟桐庄玉庭也许大家没见过这位,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棋艺》杂志编辑部主编张志强老师。《棋艺杂志》是梁宏达老梁创办的。经过几经发展,现在已经风风火火。

    销魂飞刀 2023-11-04 阅读 3878
  • 象棋洪智公开承认的老师

    洪智在直播中说过,他7岁开始学下棋,和哥哥都是受到父亲的影响而学棋,启蒙老师是父亲洪峰。年少时,杀遍武汉棋摊,在业余棋坛中成长起来。洪智,中国象棋男子特级大师,雅号 洪天王、乱战天王,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洪智的棋风泼辣刚猛,喜好攻杀,具有中局功力强大,尤其擅长搏杀。至于柳大华老师,洪智明确否认是其老师,当时在湖北队的时候,洪智已经成名,并未得到特别指导。

    销魂飞刀 2024-09-24 阅读 2961

  • 中国象棋棋力最强的软件是什么(探寻中国象棋软件之巅——谁才是棋力最强的霸主)

    中国象棋棋力最强的软件是什么(探寻中国象棋软件之巅——谁才是棋力最强的霸主)

    本文从以下6个部分来全方位介绍中国象棋软件的来龙去脉:第一,中国象棋软件的发展简史第二,中国象棋软件的地球排名第三,人类与象棋软件实力差距第四,中国象棋软件展望和弱点第五,理性看待纯人和棋软下棋第六,如何分辨象棋软件主播第一部分:中国象棋软件的发展简史90年代中期,已经有中国象棋软件,此时的象棋软件非常粗糙,比如电脑的大局观差、开局不行、喜欢吃子、弃子取势分不清等等,县市级的棋手都可以轻松胜之。

    销魂飞刀 2023-11-16 阅读 2531
  • 天天象棋业余六级只有刺史水平吗

    天天象棋业余六级只有刺史水平吗

    业余9级中9-1是国家象棋大师、省冠军、强市冠军水平,9-2和9-3是强象棋大师、象棋特级大师水平,业余8级是弱市冠军、县冠军水平。天天象棋测评等级与现实棋力没有一个严格的对应关系,但大体会有一个区间范围。1、天天象棋等级分数对照表-100/-80是什么意思2、天天象棋的所有官衔3、天天象棋的9级是什么水平?

    销魂飞刀 2024-07-06 阅读 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