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人会下中国象棋
中国象棋是穷人的游戏!
这是一句最近非常流行的话语,也是在象棋棋迷看来,非常冒犯的一句挑衅。
其实如果严格说起来,象棋这个流传千年的国粹游戏,确实是和“穷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街头对弈的象棋爱好者,的确不乏衣衫褴褛、两脚沾泥的“不雅”人士;
农民工、流浪汉、公园大爷……这些看起来身份比较“低微”的人构成了象棋娱乐的主力人群。
但这事完全可以换一个角度想:在中国,越被穷人喜欢的游戏,就说明它的流行越广泛,普及程度越高。
早前曾有统计,14、15个中国人当中,就有1个会下中国象棋。中国象棋的受众,可能数以亿计。
这么大的人口基数,有个把“穷人”有啥奇怪的呢?
1
但我们要明白,相对意义上的“穷”和绝对意义上的“穷”是有区别的。
放在全国范围看,中国象棋棋迷的收入,很可能并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我们先要来几段反常识的数据。
早前总理说过,中国有6亿人月入1000元。
另据统计资料称,中国有9亿人月入2000元以下。
这两个数据,赤裸裸地道出了中国人普遍的收入水平。
据我所知,绝大多数象棋棋迷的收入远远高于这个水平线,无论如何,他们都算不上全国最穷的那批人。
事实上,如果你对中国的社会结构、人群结构有更深刻的了解,你会明白,在工作之余还有相对而言较为丰富的闲暇时光投身娱乐活动,还能忙里偷闲时常下象棋的人,至少都是一群相对而言衣食无忧、劳动强度并不极端的人,他们的经济条件,还远远没有“月入2000以下的9亿人”那么困窘。
当然,因为象棋棋迷人口基数实在过于庞大,就算象棋棋迷中经济极端落魄困窘的“穷人”只有零星的占比,“穷人棋迷”也会达到一个不容忽略的数目。
所以,象棋是“穷人的运动”,这个其实只是假象——归根结底是,象棋实在太流行,爱好者波及各个阶层,各个年龄,各个社会身份,而位居金字塔底座的“穷人棋迷”因对弈环境的开放化(比如街头对弈、公园对弈),以至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被目睹,被曝光而已。
2
所以,与其说“象棋是穷人的游戏”、“下象棋的都穷”,不如说“象棋是流传最广泛的游戏”。
正因为这种广泛性,象棋游戏老少咸宜、贫富均沾;象棋棋迷的成分,才能真正反映全中国的普遍现状。
我们从象棋棋迷的经济状况、生活状态中,才能侧面推断出占中国绝大多数的普通劳动者是何种处境。
象棋棋迷组成的一个江湖,真的是一个绝佳的,全面解析中国现状的现代社会学样本——你上哪里找一个数以亿计的,以爱好为缔结方式的社交群体?(好像有人说麻将也可以,好吧,我佛了)
我所结交的棋迷朋友中,有功成名就的特级大师,有德高望重的艺术家,有家财满贯的大老板,有小权在握的官员;
也有居无定所、业无定岗、餐风露宿的路人甲路人乙们;
还有曾经身份显赫,当过千万富翁,后来落魄潦倒,摆摊为生的个体户;
还有写得一手好书法,做的一手好菜,曾经是留洋海归的大厨,现在醉心棋艺,看破红尘的逍遥散仙;
还有天天在网上一边发下棋画面,一边发逗比视频的抖音网红;
还有只能借助拐杖或轮椅出行的残疾人;
他们遍及各个年龄段,只要有一副象棋——无论你是40后、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还是00后,都能瞬间拉近关系,结交为挚友。
这些社会阶层、身份地位、年龄大小、性格习惯差异巨大的人群,如果按照日常社交的等级划分,他们本来是不应该会有任何交集可言的。但他们偏偏因为象棋而相交在了一起。
3
在这个圈子里,你的财富、官职和血缘出身通通都是次要的,你就算缺胳膊少腿也未必会被鄙视(这个圈子里有很多受人尊敬的残疾高手,广州知名的“傻跛”、内蒙古籍大师蔚强等就是)。
想要被尊重、被认可的前提是,你的棋艺水平要足够高——这个圈子的鄙视链只有一条,就是按照棋艺高低进行排序……这个“以志趣相交”的圈子真正实现了“能者居上”,这也是棋迷圈与其他“以利相交”的社交圈子大相径庭的特色所在。
哪位棋友,或者棋友的亲属遭遇了重大灾难、重大疾病时,五湖四海的棋友们又会自发地组织起来,发起爱心接力,为受难者众筹捐款,助力他们度过难关……一颗颗棋迷之心,一颗颗侠肝义胆,他们凭借着朴素的江湖情义,为素不相识、天各一方的棋友伸出援手。
富棋友接济穷棋友的情形也比比皆是——比如,当老板、当CEO或董事长的棋迷,喜欢聘用经济状态比较困难的棋迷到他们公司务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特级大师和业余棋手的关系也很亲近,这也是其他项目所没有的——绝大多数领域中的顶尖人物,往往和这个领域当中的基层人物不会结交,但中国象棋的特级大师、大师们,却经常出现在业余棋友的饭局中,和业余棋友们一起探讨棋艺,谈天说地。
虽然棋迷们经常会自嘲或吐槽:“下辈子不再下象棋了!”、“象棋真是害了我一辈子!”、“我一事无成就是因为象棋!”、“今天晚上我立刻戒棋!”但实际上,他们又经常“一边戒棋一边下棋”,根本摆脱不了对象棋的痴迷和热爱。
更准确的说法是,除了象棋对弈带给他们的快感之外,象棋这个社交圈给到他们的存在感、依附感、满足感更让他们欲罢不能。他们在象棋这个世界里,同时收获了娱乐价值、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
要知道,人到中年、老年之后,由于各项生理机能的衰退,这个年龄段的人们,往往很难像年轻时候那样投身疯狂刺激的娱乐项目,也没法如同年少时轻易地呼朋引伴,随随便便都可凑上一堆猪朋狗友一起放浪形骸。
这个年纪,活动方式比较静态的棋牌娱乐,就成为了他们重要的休闲方式,“以棋牌会友”也是中老年人最理想的社交方式。
他们,就在“臭棋篓子”、“屎棋x”、“水鱼x”的抬杠和互骂中,不知不觉地结交了或浅或深的友谊。这种“棋友”关系,可以延续10年、20年甚至更久。
4
或许,作为人模狗样的城市白领,我的收入水平、身份的体面度是要比绝大多数棋迷高出那么一丁点。
我也有一些看起来很“高级”的社交圈——MBA界的、商务界的、媒体界的、网球界的、地产界的、金融界的、高校精英界的等等。
在这些“何不食肉糜”的圈子里呆久了,往往会丧失掉对基层世界、普通人世界的共情与理解。只有在“象棋圈”,我才能看到更真实的世界。
我根本没有资格歧视那些看起来“穷”的棋友。因为我心知肚明,其实我和他们一样,都是都是千千万万普通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三人行必有我师。我跟棋友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棋艺。
我会经常观察棋友们的生存现状、工作经历和个人遭遇。他们或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对我来说都是可贵的参考样本。因为,他们的经历,就是绝大多数普通中国人的一个微缩片段。
千千万万个棋迷普通的、朴素的、草根的生活,会时刻提醒我自己,不要膨胀,不要骄傲,你所拥有的,不一定比他们多。
每当象棋群里传出其他棋友的悲催经历,在我看来,都有一种唇亡齿寒的感受。
感同身受地说,也许,“中年危机”降临的时候,疾恙缠身的时候,我的日子恐怕不会比他们好多少。
于是我经常反问自己:如果我遭遇了中年危机,遭遇了重大的人生变故,我该怎么做,我应当从这些前辈们身上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我们常说,人生如棋——棋盘上的局势变化,永远都是风云变幻,一波三折的;我们习惯了棋局的云波诡谲,但我们是否同样具备下好“人生棋局”的智慧和能耐?
借鉴了象棋棋理和众多棋迷的个人遭遇,我自己又应当如何过好这个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的人生?
这些反思,也是象棋带给我的,象棋以外的额外财富。
【温馨提示】如果文章内容有帮助到您,别忘动动小手指分享给好友哦!
相关文章
-
象棋美女唐丹和谁结婚了(唐丹这位象棋美女与谁共筑棋盘人生)
大家知道象棋界唯一的特级大师夫妻是谁吗?很多人可能第一想到的是吕钦、许银川等大佬。实际是另一对来自广东的情侣,他们就是许国义、陈丽淳。本篇的主人公女子棋后陈丽淳,一直有唐丹克星之称。在陈丽淳还没有夺得全国冠军之前,对上唐丹就特别来劲,86年出生的她,多次在唐丹的手下,拿下各种胜利。印象最深的有一次,陈丽淳马炮卒竟然击败了唐丹的马炮双兵,也是厉害了。
-
老梁说象棋名家各自特点(老梁揭秘,象棋名家们独特的棋艺风格,你了解多少)
洪智胡荣华蒋川刘锦祺(左)霍文会(右)这位就是柳大华 当年的象棋五冠军广东名将吕钦孙勇证陶汉明等级分第一的王天一谢靖徐天红许银川特大张强特大张强许银川赵鑫鑫特大郑惟桐庄玉庭也许大家没见过这位,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棋艺》杂志编辑部主编张志强老师。《棋艺杂志》是梁宏达老梁创办的。经过几经发展,现在已经风风火火。
-
象棋洪智公开承认的老师
洪智在直播中说过,他7岁开始学下棋,和哥哥都是受到父亲的影响而学棋,启蒙老师是父亲洪峰。年少时,杀遍武汉棋摊,在业余棋坛中成长起来。洪智,中国象棋男子特级大师,雅号 洪天王、乱战天王,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洪智的棋风泼辣刚猛,喜好攻杀,具有中局功力强大,尤其擅长搏杀。至于柳大华老师,洪智明确否认是其老师,当时在湖北队的时候,洪智已经成名,并未得到特别指导。
销魂飞刀 2024-09-24 阅读 2957
-
中国象棋棋力最强的软件是什么(探寻中国象棋软件之巅——谁才是棋力最强的霸主)
本文从以下6个部分来全方位介绍中国象棋软件的来龙去脉:第一,中国象棋软件的发展简史第二,中国象棋软件的地球排名第三,人类与象棋软件实力差距第四,中国象棋软件展望和弱点第五,理性看待纯人和棋软下棋第六,如何分辨象棋软件主播第一部分:中国象棋软件的发展简史90年代中期,已经有中国象棋软件,此时的象棋软件非常粗糙,比如电脑的大局观差、开局不行、喜欢吃子、弃子取势分不清等等,县市级的棋手都可以轻松胜之。
-
天天象棋业余六级只有刺史水平吗
业余9级中9-1是国家象棋大师、省冠军、强市冠军水平,9-2和9-3是强象棋大师、象棋特级大师水平,业余8级是弱市冠军、县冠军水平。天天象棋测评等级与现实棋力没有一个严格的对应关系,但大体会有一个区间范围。1、天天象棋等级分数对照表-100/-80是什么意思2、天天象棋的所有官衔3、天天象棋的9级是什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