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凌云和顾洋是不是在一起了

人的一生,能有多少个39年?

中科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原副站长周凌云鞍山出生、南京安家、封丘工作。从工作的第一年起,自南京车马劳顿来到封丘县,扎根实验站,钻研土壤科学,39年为封丘县农民、农业不停地奔波,退休之后仍然自愿留在封丘县继续工作。封丘县见证了他的青春岁月和壮年豪情,他割舍不了这分感情。

结缘封丘

7月14日晚上,周凌云像往常一样,到实验田里走一走,想想白天的工作,看看满天星斗,听听蛙虫鸣叫,嗅嗅泥土芳香,感受一下田园生活。影影绰绰的玉米苗见证着他的成长。

1983年8月,大学毕业的周凌云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工作。随即,他来到中科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以下简称封丘实验站)。“那时候交通不方便,从南京来到封丘需要一周的时间。现在坐3个小时的高铁,再加上50分钟的汽车车程就到了。”周凌云见证了交通的日新月异,也见证了封丘实验站的从小到大。前年,他办理了退休手续,单位领导问他想做啥,他毫不犹豫地说,还是留在封丘吧,人熟、地熟,继续为来自全国的专家、学生服务。

周凌云的志向是成为一名科学家。他学的是农业生物物理,干的是土壤研究,说起来都是农业,干起来却是跨界。他的口头禅是“咱不懂就学”,这不仅是专业上的学习,更是专业外的学习。在专业上周凌云可不是外行,不仅成为了中科院特批的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而且参与了35年的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这项工程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农业战线上的一场雄伟壮观的科技大会战。如今,黄淮海平原盐碱地变成了高产田,亩产量从当初的100多公斤,增加到现在的600多公斤。封丘县农民从饿肚子到吃饱饭,封丘实验站功不可没。此外,周凌云还参与了973科技攻关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专利2项。

封丘实验站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生提供招待所、食堂、实验室等后勤服务。为了节省开支,周凌云一人身兼数职,能看门、做饭、种田、开车、做实验。他自参加工作那天起,人声鼎沸的时光少,孤零零一个人的时间长,135亩大的院落里,他既是领导、又是兵,一人多岗,一专多能。

服务农民

与农民接触久了,周凌云的科研志向悄然转向了农业科普,与千千万万的农民打交道。到封丘县工作的那一刻起,他就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前期重心是科学研究;中后期研究如何向农民普及科学知识,特别是农业知识。农业研究离不开农民和土地,周凌云的足迹踏遍了封丘县的605个自然村,哪块地肥沃、哪块地贫瘠、哪块地施啥肥、哪块地种啥,他都一清二楚。农业研究急不得、快不得,需要研究员长期蹲守、研究。

周凌云与封丘县农民成了朋友,常要求对方不要把自己当外人,有啥疑问尽管问。自己懂的,当场解答;不懂的,回去查资料;仍然不懂,再问其他专业人员。“我不懂没啥,可是中科院里院士、专家多呀!这都是咱可以利用的资源。”他有些自豪地说。农作物遭遇了病虫害,他比农民还着急,请教相关专家、和封丘县农业部门合作、制作农业科普培训资料和浅显易懂的视频教材、把讲座开到田间地头。为了封丘县的事业,周凌云还遇到过危险。2003年8月,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将要到封丘县考察相关项目的可行性。为了做好准备工作,他和封丘县农业局、扶贫办、农开办等负责人,一起连夜冒雨从开封返回。经过一座桥梁时,小车失控冲入河内,结果车头趴在河岸上,车身淹没在河水中,周凌云等人费了10多分钟才爬出来。

39年时间,周凌云获得的荣誉颇多,上至国家部委,下至封丘试验站,可他最看重的是一张用毛笔写的荣誉证书:1995年6月,封丘县委、县政府授予他“人民功臣”的荣誉称号。如今,他似乎还在回忆那一刻的荣光,喃喃地说:“那是封丘县最有名的书法家书写的,是封丘人民对我的认可。”

助力小康

随着研究的深入进行,周凌云的志向转向了怎样从整体上为封丘县农民增收服务。2010年,封丘县决定发展一些特色经济作物。金银花在封丘县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县领导决定把金银花申请为原产地。周凌云大力支持,对县领导说:“我懂如何去申请,还写过科技论文,知道里面的关键点在哪里。”从此以后,周凌云开始重点研究金银花,从技术到历史、从种植到采摘、从泡茶到药用。5年后的一个冬天,国家相关部委派人来验收,周凌云连夜蹲在单位制作PPT,所有的数据都在他的脑海中。第二天,他作为答辩者,不仅旁征博引,而且数据详实,再加上论证严密,最终为拿下“封丘县金银花原产地”证书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后,他还为金银花的销路操心,利用自己的人脉,建立了哈药集团、金陵药业等金银花药源基地。他再接再厉,作为主要答辩者,相继为封丘县申请下来“树莓原产地”证书和“长寿之乡”称号。

从金银花到树莓再到“长寿之乡”,每一次申报周凌云都冲在第一线,利用专业知识和人脉去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青年到壮年,从壮年到退休,从小麦、玉米到金银花、树莓,从增产到增收,从扶贫开发到乡村振兴,周凌云为封丘县做了说不清的实事。在他退休之际,封丘县政府授予他“中国道地金银花之乡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为啥能在封丘县工作39年?周凌云说:“科技报国是科技人员的立身之本,应无条件地服从工作安排。老一辈科技人员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都能完成‘两弹一星’,说实话,现在的条件比他们那个时候好多了,更应该做出一些成绩。我在封丘这么多年,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舍不得离开。”

【温馨提示】如果文章内容有帮助到您,别忘动动小手指分享给好友哦!

相关文章

  • 象棋美女唐丹和谁结婚了(唐丹这位象棋美女与谁共筑棋盘人生)

    象棋美女唐丹和谁结婚了(唐丹这位象棋美女与谁共筑棋盘人生)

    大家知道象棋界唯一的特级大师夫妻是谁吗?很多人可能第一想到的是吕钦、许银川等大佬。实际是另一对来自广东的情侣,他们就是许国义、陈丽淳。本篇的主人公女子棋后陈丽淳,一直有唐丹克星之称。在陈丽淳还没有夺得全国冠军之前,对上唐丹就特别来劲,86年出生的她,多次在唐丹的手下,拿下各种胜利。印象最深的有一次,陈丽淳马炮卒竟然击败了唐丹的马炮双兵,也是厉害了。

    销魂飞刀 2023-11-17 阅读 11222
  • 美女说下象棋啥意思怎么回答

    美女说下象棋啥意思怎么回答

    这个故事有个梗的哦,昨天一朋友带他女票去骑马,没骑多久,他女票就把马放走了,他一脸不解的问她:“怎么啦?”女票说:“你会下象棋嘛?”朋友答:“会啊?怎么了?”最后女票甩头回家了,到现在都没理他。你会下象棋吗?说实话普通人哪里能想到这有什么内涵意思啊,但是这个单独问出来了,安族小编掐指一算,自然是不一般的,那么女生问你会下象棋吗什么意思?

    销魂飞刀 2024-03-08 阅读 6736
  • 老梁说象棋名家各自特点(老梁揭秘,象棋名家们独特的棋艺风格,你了解多少)

    老梁说象棋名家各自特点(老梁揭秘,象棋名家们独特的棋艺风格,你了解多少)

    洪智胡荣华蒋川刘锦祺(左)霍文会(右)这位就是柳大华 当年的象棋五冠军广东名将吕钦孙勇证陶汉明等级分第一的王天一谢靖徐天红许银川特大张强特大张强许银川赵鑫鑫特大郑惟桐庄玉庭也许大家没见过这位,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棋艺》杂志编辑部主编张志强老师。《棋艺杂志》是梁宏达老梁创办的。经过几经发展,现在已经风风火火。

    销魂飞刀 2023-11-04 阅读 4126
  • 象棋洪智公开承认的老师

    洪智在直播中说过,他7岁开始学下棋,和哥哥都是受到父亲的影响而学棋,启蒙老师是父亲洪峰。年少时,杀遍武汉棋摊,在业余棋坛中成长起来。洪智,中国象棋男子特级大师,雅号 洪天王、乱战天王,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洪智的棋风泼辣刚猛,喜好攻杀,具有中局功力强大,尤其擅长搏杀。至于柳大华老师,洪智明确否认是其老师,当时在湖北队的时候,洪智已经成名,并未得到特别指导。

    销魂飞刀 2024-09-24 阅读 3557

  • 象棋开局必胜的15种走法棋谱

    象棋开局必胜的15种走法棋谱

    开局第一步,就奠定了象棋全局的走法思路,因此,我们通常以走的第一步棋命名象棋的布局阵名。最常用的象棋开局阵法有以下几种:第一步进三兵或者七兵,称为仙人指路,由于早晚都要进三、七兵,所以起手进兵有试探的意图,先看对方出招,再用相应的克制招数进行布局,因此,用仙人指路的人一般都是高手,可以后发制人。试探式走法多在高手中使用,如悟此道,棋力定能上一个台阶,此是后话,关注莫愁象棋以后会进行讲解。

    销魂飞刀 2024-10-12 阅读 3020